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1)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的上阙,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南乡子》的下阙,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清平乐》的上阙,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清平乐》的下阙,“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2)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种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气氛。
下列对诗歌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
A.“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 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
D.“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 |
心驰神往。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句中的“百尺”是实数,表现楼很高。 |
B.第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写站在楼上就可以摘到月亮星星。 |
C.第三、四句中“不敢”和“恐、惊”是相呼应的,侧面表达了山寺之奇高。 |
D.全诗用了大胆的想象,把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
春光好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词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一处作简要分析。
答: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对下面的古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A.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 |
B.末句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 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 |
C.诗中写出了新柳颜色浅黄、柳枝柔软的特点。 |
D.本诗写得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试从“炼字”的角度,对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一点赏析。
答: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