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美瓷不碎

刘心武

①朋友许君热爱陶艺,他在经营一家业务兴旺的企业之余,于京郊开办了一所完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乐陶园,常约些同好在那里弄埴烧陶。烧出来的陶瓷作品若有神来之笔,他就得意地举办内部展览,和来宾们交流陶艺心得,也兼山南海北地神侃。每每尽欢而散时,已月成金钩,蛙声一片。

②许君和他的朋友们烧制陶瓷作品追求的是自得其乐。作品出炉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马上捣碎;如果凸现个性,灵气四射,则自己先欣赏一番,再招呼他人一起转着圈地欣赏点评。虽说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有来宾实在喜欢,提出要付款买下,有的作品也就那样被请走。付款的原则据说是随意,但我目睹了几次那样的“随意”,买方若是企业家或演艺界大腕,那付出的数目,像我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随意”不起的。

③那天,许君又来电话约我去他的乐陶园。我说实在有事,去不了。什么事那么要紧?他一再问我,还是希望我去,因为他们几个陶艺发烧友新创作了一批作品,有几件实在不必谦虚,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我若不去先睹为快,会是很大的“审美损失”。我告诉他,是我捐助的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学生,来我家了,现在家里就我跟他,难道我带他去?他可是一点陶艺的概念也没有啊。许君说没概念更好,他来,对我们来说,多一双特别的眼睛,对他来说,则眼睛里会多装一些东西,岂不两下里都有趣?就这样,我带那叫泼娃的小学生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就直奔京郊的乐陶园而去。

④到了乐陶园,许君和一群熟朋友都对我和泼娃表示欢迎。许君拍拍泼娃的肩膀笑着说:“你怎么一点也不泼辣?还是等一会儿才暴露你的真面目?”我帮着解释:“他先天不足。当地风俗,怕是养不活的孩子,就故意给取个活不活无所谓的名字,舍娃,丢娃,泼娃,一个村里总有几个。”许君给他一块巧克力,让他别客气,可乐、雪碧随便喝,也可以到处走动观看,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

⑤我观览完许君他们的杰作,就跟他们一起到院子里的大杨树下,坐到休闲椅上喝咖啡,神侃。正当我们言谈甚欢时,忽然听到那边屋子里“咣啷啷”一阵刺耳的声响传来。我立刻跳起来,气急败坏地冲进屋里,果不其然,是泼娃把展示柜上的一件作品弄倒在地摔得粉碎!许君和别的朋友也都进了屋,一瞬间,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我不知该用什么话重责泼娃。泼娃两眼噙着厚泪,跟我说:“那……实在太奇了,就像我们村里老得动弹不得,求人别杀它的黄牛的眼睛……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让它别怕,有人疼它……”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那件作品的外在形态并非黄牛,我们刚才哄然叫妙,这个说有米开朗琪罗般的悲剧情调,那个说大有令人遍体清凉的禅意……但谁也没能像泼娃那样进入到审美的最高层次!许君一把将泼娃揽进了怀里,我和别的朋友不由地鼓起掌来。

⑥那件美瓷没有碎,它永存于泼娃心中,而且连同泼娃那出自淳朴胸臆的审美评语,将永远鲜活地珍藏在我、许君及在场的朋友们的心里。

(选自刘心武作品集《心灵体操》,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瓷器被“请走”时连用三个“随意”,用语诙谐,写出“我”的感受,突出瓷器精美,价格不菲。

B.文章注重前后照应,如“但嘱咐他千万不能动手摩挲任何东西”与后文“我心里不落忍,就伸手摸它”相照应。

C.第⑤段写听完泼娃的话后“我们一群大人全都愣住了”,表现出“我们”的惊讶和对泼娃摔碎瓷器的愤怒。

D.题目意蕴丰富,既指美瓷完整地永存于泼娃的心里,又指美瓷和泼娃的审美评语永远珍藏在“我”和友人的心里。

(2)第③段写许君一再邀请“我”去乐陶园赏瓷有何作用?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看见泼娃的脸红得像团火,而许君的脸白得像块冰。

(4)为什么说泼娃的审美是最高层次?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写作手法 文章题目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人物分析 散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宣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一成语填写) (1分)
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语文诗话(12分)
①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②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③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⑥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⑦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⑧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⑨“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说说第 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第4、6、8段中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最美的月亮大 中 小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简要概括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
结合语境,对文中第六段⑥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50字以内)
【链接材料】
材料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转自
奥斯特洛夫斯基
材料二: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陈玉蓉其后每天行走十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来进行减肥计划,她坚持了7个月,脂肪肝奇迹般的没有了。最终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
我的感言: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本文最后一段和鲁迅笔下的《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都有深化中心的作用,都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一种美好的追求。

你遗失了感动吗
⑴我问学生:“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
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⑶“那么,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⑷“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⑸“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感动呀?”
⑹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面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无动于衷,又是多么遗憾!
⑺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回家。不一会,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上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⑻那天,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
⑼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有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了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的票子(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⑽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⑾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课后,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⑿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⒀不久前,我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而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写道,2008年,如果能去看一看奥运年的北京,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⒁我知道徐本禹的眼泪为何而流。。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
⒂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硬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⒃生活中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间万象,何为表里。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面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无动于衷,又是多么遗憾!衷:
②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期:
文中列举了几件让“我”感动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⑹段中画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如何理解?
文章用“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好在哪里?
请在第⒁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议论性的文字,来揭示徐本禹被感动进而又感动他人的内在精神品质。

盐 湖
①过去以为盐是一种稀缺的物质,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可能与盐一直为官方专卖有关。去了柴达木盆地,去了青藏高原,你会惊讶地看到:盐是一种风景,是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一种景观。你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盐湖,看到了湖底洁白的凝乳一样的盐晶体,看到了湖边一簇簇盛开的盐花,更看到了一座座银色丘陵一样的盐山。
②中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增加,湖水中的盐类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甚至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盐类的沉积矿床。
③茶卡盐湖,是世界最大的食盐基地,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青海省乌兰县境内。史载西汉时期这里就有人采盐食用。而2010年的最新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茶卡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这就将人们对茶卡盐湖可能的开发利用又大大提前了。
④茶卡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成品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7%以上。这里的石盐矿层平均厚度为4.9米,最厚处可达15米,已探明的盐储量在4.4亿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食用70多年。在茶卡盐湖,只要揭开湖面上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厚的一层混有泥沙的卤盖,下边就是厚达几米至十几米的盐层,将盐矿采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就成为原盐了。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但盐湖能为人类提供的矿物还有石膏、芒硝、镁盐、碱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是一个以液体钾盐为主,固、液态矿并存,并伴生硼、锂、镁、溴等元素的综合型大型钾盐矿床,氯化钾的总储量达到5.4亿吨。
⑤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盐湖分布广、数量多,盐湖的矿产、生物、环境等资源可开发的潜力极大。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科学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盐湖产业链,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对文章的说明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我国盐湖的分布情况、茶卡盐湖的位置及盐湖的利用前景。
B.介绍我国盐湖的分布情况、茶卡盐湖的开发利用、盐湖的开发。
C.介绍我国盐湖的概况(面积和形成原因)、茶卡盐湖的开发利用、盐湖的利用前景。
D.介绍我国盐湖的概况(面积和形成原因)、茶卡盐湖的位置及盐湖的开发。

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举例子 B.举例子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列数字作诠释

阅读第②段概括“盐湖”形成需要的条件,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形封闭而低洼。 B.有向湖泊汇集的河流而湖水难以外泄。
C.受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控制,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 D.地形是山间盆地。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到现在为止,盐都是一种稀缺的物质,一直是官方专卖。
B.我国是个多盐湖的国家,盐湖都是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
C.茶卡盐湖除生产食盐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
D.盐湖资源可开发潜力极大,目前已开发的盐湖只有一小部分。开发盐湖资源,对西部的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