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 2反应(2NaClO+CO 2+H 2O═2HClO+Na 2CO 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泊、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还有NaClO、Na 2CO 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得出结论】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 。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 。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 ;一般不要"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 。
【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如图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实验中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却几乎不能溶解在汽油中。由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2)图2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图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图4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其中a中盛放的物质是 。
现有一包不纯的固体,可能含有
、
、
、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
(2)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
(3)取固体A,加入过量稀,固体全部溶解,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写出步骤(2)中生成固体A的化学方程式 。
(4)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原固体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
。
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a ,b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用如图装置制取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F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
③可用装置C收集,原因是 。
④关闭,打开
,装置G中溶液变红;关闭
,打开
,装置J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J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
Ⅰ.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 。
Ⅱ.装置Ⅰ的作用是 。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
①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E收集氧气,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 混合制取氧气,反应后通过 、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其中 (填仪器名称)用来添加稀盐酸。
(3)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 %时蜡烛不再燃烧。
③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3)收集装置中, (填序号)装置收集到的氧气最纯净。
(4)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b”)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