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食盐 | B.熟石灰 | C.二氧化碳 | D.硝酸钠 |
30℃时,往1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
B.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
D.加热后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
下列物质中,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A.熟石灰 | B.食盐 |
C.氯化钾 | D.氧气 |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A.饱和溶液 |
B.不饱和溶液 |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
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m溶液∶m溶质=4∶1 | B.m溶液∶m溶质=5∶1 |
C.m溶剂∶m溶质=4∶1 | D.m溶剂∶m溶质=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