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甲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属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反应;
(3)图甲中为了准确控制反应的进度,可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4)40克固态的氢氧化钠配制成溶液后,能与245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溶液,理由是。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把Zn转化成ZnSO4的方法是将Zn和溶液反应。
为研究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在实验室某同学将100g KNO3放入60℃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甲,然后对该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下图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60℃KNO3的溶解度为
(2)溶液乙的质量为g,丙、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丁(填“<”、>”、“=”)以上四种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结晶的方法通常有。
化学使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的世界。请回答:
(1)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于碳原子的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和“
”的个数比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