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B. |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
C. |
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
D. |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干冰、可燃冰均属于氧化物 |
B. |
氢气、氦气、氯化氢气体分别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
C. |
蛋白质、淀粉、碳酸钙都是有机化合物 |
D. |
冰块、液态水、水蒸气中的水分子均在不断运动着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中国古诗词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下列诗词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以下生产、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
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
B.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
C. |
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
D. |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
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
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
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不溶解
④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