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所用试剂 |
主要实验操作 |
|
A |
MnO 2(KCl) |
H 2O |
溶解、过滤 |
B |
NaCl (MgSO 4) |
NaOH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SO 2(CO) |
盐酸 |
溶解、蒸发结晶 |
D |
NH 3(H 2O) |
浓H 2SO 4 |
洗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OH- |
B.K+Ca2+CO32- |
C.H+Cl-CO32- |
D.Na+Fe3+OH- |
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碳酸钠,下列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A.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
B.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后蒸发结晶 |
C.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后蒸发结晶 |
D.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蒸发结晶 |
下列有关氨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两种方法都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
B.侯氏制碱法比氨碱法制碱的工艺更绿色环保 |
C.所用盐水都是除去杂质后的精盐水 |
D.其产品纯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碱 |
小明、小刚等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对探究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甲+K2SO4溶液 ②乙+KCl溶液 ③丙+KOH溶液
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中都有KNO3生成,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分别是( )
A.HNO3、AgNO3、NaNO3 |
B.Ba(OH)2、NaNO3、HNO3 |
C.Ba(NO3)2、HNO3、AgNO3 |
D.Ba(NO3)2、AgNO3、H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