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

3 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一种.

(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  ;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  (填化学式).

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金属材料在 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①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①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图3的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工业上通常用海水制取金属镁,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吨试剂价格表:

试剂

NaOH

Ca(OH)2

价格(元/t)

3200

1200

工业生产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根据上表分析,最好选择方案  (填“一”或“二”).

(2)步骤②中加入试剂充分反应后的操作是  

(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MgCl2Mg+Cl2↑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种.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用F在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微热一段时间后,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  

(3)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