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下列桂林特产富含的营养素(填字母序号):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①全州禾花鱼 ;②荔浦芋头 。
(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引发疾病,如缺少 元素易患贫血病,而人体内缺少碘元素会引起 (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医用口罩是“抗疫”的重要物资,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 (填“合成”或“金属”)材料。医用口罩使用后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所谓“ ”的环境问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收集的多种功能装置。
A BC D E F
(1)若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若B装置X中盛放稀盐酸、Y中盛放石灰石,B与C组成发生、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检验CO2收满的方法是,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氢气从E装置导管口(填“g”或“h”) 进。选用仪器F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F的名称是。
(4)对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反应过程中,利用前10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试剂 |
前 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
|
不同纯度的锌 |
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
a |
纯锌 |
30mL 30% |
564.3 |
b |
含杂质的锌 |
30mL 30% |
634.7 |
c |
纯锌 |
30mL 20% |
449.3 |
d |
纯锌 |
40mL 30% |
602.8 |
Ⅰ. 比较实验a和实验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Ⅱ.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Ⅲ.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还需考虑控制的条件是(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
![]() |
![]() |
![]() |
实验现象 |
A试管内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镁带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
C、D两试管中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
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结论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 |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1)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填元素符号)。
(2)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因此,可用鉴别盐酸和硫酸。
(3)清洗试管时,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白色沉淀中可能还含有(填化学式)。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化学实验中起重要作用。
Ⅰ.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所示实验1和实验2的本质区别是。
(2)由实验2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 |
![]() |
![]() |
![]() |
实验1 水的沸腾 |
实验2电解水 |
图1 |
图2 |
Ⅱ.水是很好的溶剂。图1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根据上图回答:
(3)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
(4)a物质溶解度小于b物质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5)上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a物质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试管2底部的b物质固体减少
C.变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
D.a、b物质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
100多种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庞大数量的物质,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表中的元素组成适当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
碳 |
氧 |
硫 |
氯 |
钠 |
钙 |
元素符号 |
C |
O |
S |
Cl |
Na |
Ca |
(1)请用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填写: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会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气体是。
(2)光彩夺目的焰火离不开多种元素的焰色反应,表中钠元素的火焰呈色。
(3)自来水厂应用活性炭、氯气等物质对水进行加工处理,其中活性炭起作用,氯气的作用是。
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设计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每一步骤反应完全,浓H2SO4具有吸水性)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
(1)打开弹簧夹a,先对装置A、B、C(已连接)通入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含有的,再关闭弹簧夹a,接上装置D和E,打开弹簧夹c,把硫酸滴入样品中。
(2)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直接称量装置(填字母序号)。根据该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到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
【数据分析】
最后计算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比实际数据偏大,反思整个实验过程,造成误差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