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①初中时代,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学渣,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排行榜的倒数三位,每科成绩都“渣”得让老师不想承认教过我。但老天爷为人关上一道门时,必然要为其开一扇窗。就因为爱读课外书且喜欢说话,我写的文字被当成范文念给班级同学听,更有几次作文被当成年级范文的经历、这是我得到过的与学习相关的不多的喜悦,它像星光一样散乱微弱,我却把它当成骄阳。

②那些日子,我就像哈利•波特坐在看得见自己梦想的镜子前,被自己想象中的虚幻影像迷醉着,痴迷于写作,忘记除了作文,还有别的学业。

③就在这个时候,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暴击,其冲击力度,至今想来,还隐隐有牙痒之感。

④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要举行一场作文大赛,为全县中学生作文大赛选拔人才和作品。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⑤比赛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⑥但班里的气氛却并不浓烈,主要原因是语文老师出差了,班主任对班级的写作情况不够了解:他点了几个人让他们去参加作文比赛。那几个人的成绩在班上算是靠前的,但论作文没一个能令我服气。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⑦作文比赛在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从全校选出的上百个作文达人,春风满面地去参加比赛。礼堂外,我坐立不安,用阴冷的目光看着远处由喧哗到安静的赛场,还尽量装得若无其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时间可以过得如此缓慢。

⑧我在礼堂对面的篮球架和花台之间晃悠着,甚至想去搞几个马蜂窝扔过去,或在不远处扔个石子搞个什么响动,但我都没干。周围太空旷,作案之后是跑不掉的。被抓住了,受处分、被家长揍事小,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在乎和恼羞成怒,才是最难受的。

⑨我背起书包,气呼呼地冲出校门。但我的眼睛,似乎已丢落在礼堂里了,不论走在哪里,眼前都是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以至于妈妈做了我最喜欢的红烧肉,也被我无视了。

⑩那晚,我心里乱糟糟的,总觉得不搞出点什么就心绪难平。我撕掉了心爱的课外书和作文书,将它们点燃,险些惹出一场火灾。一向粗心的妈妈都看出了我的反常﹣﹣我毁的都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这表现跟生无可恋的绝望者很像。

⑪她苦口婆心地问了半天,我挤牙膏似的道出原委,并且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作文了,反正也不受待见。

⑫妈妈笑了笑,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予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这是蠢人和聪明人的区别。你今天的表现,很像前者……”

⑬我若有所思,没继续烧书,也没放弃作文,而是凭记忆把礼堂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写下来,卡着时间不翻资料,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作文来。

⑭星期一我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斧正。他当时正在为自己出差没来得及安排作文比赛名单,致使本班竞赛颗粒无收而大为光火。看着我的作文,她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渐渐漾出了笑意,并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于我而言,这比得了奖还开心。

⑮事后回想,我的被忽视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优秀到不容忽视的地步,那段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努力、期末,我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从班级53名上升到17名!

⑯生活中一次经历或已云消雾散,而那次成长足以让我铭记于心,感怀不已。谁的青春不失落,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

(选文有改动)

(1)分析选文标题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A、B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A.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场比赛,就是为我设的一个擂台。

B.我像一个满以为能稳得冠军却连入围资格都没得到的选手。

(3)选文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⑨~⑪段,概括写出“我”受到“暴击”的具体表现。

(5)选文⑭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真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B.选文⑦段加点词“春风满面”写出参赛选手的高兴、自蒙,反衬了“我”在礼堂外内心的不安、失落。

C.选文⑧段“我”想往礼堂扔马蜂窝、扔石头,但最终没有那么做,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胆小怯懦。

D.选文⑫段妈妈的话引人深思,它是“我”思想转变的关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丈夫到北海道出差,为公司办事,回来时提了一个很大的泡沫塑料盒子,里面装满了毛蟹、扇贝、鲑鱼籽等海鲜。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爸爸的礼物,太棒了!”
  “全都我们自己吃吗?”上中学的儿子和上小学的女儿一会儿摸摸蟹钳,一会儿打开扇贝的壳,A.屋子里一片欢笑
  “你这次可豁出去了,买了这么多海鲜。”美惠子回头看着笑眯眯的丈夫说,“没给你带多少零用钱,够用吗?”
  最近经济不景气,所有的地方都紧缩开支,公司发的出差补助,也少得可怜,不会有剩余。
  “好久不去北海道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去一次,叫大家好好吃一顿海鲜。”
  丈夫乐呵呵地说。
  他没觉察出美惠子的忧虑,与孩子们一起看着箱子里的海鲜,兴高采烈地说:“这次出差可吃了个够,北海道的海鲜真便宜。”
  那天晚上,他们把住在附近的美惠子的父母请来,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大家都很高兴。
  B.丈夫手里拿着啤酒罐,满脸幸福的微笑
  美惠子边吃毛蟹,边看着丈夫。
  ———他肯定有瞒着我的私房钱。她心里悄悄地想着。
  ———也许他有额外收入,没有告诉我。
  丈夫年轻时迷恋过麻将、赛马,但过了40岁以后,他不再干了。难道他现在在偷着干?
  想到这里,手里难得吃上一次的毛蟹变得索然无味。
  第二天,丈夫上班后,美惠子给他洗衣服,翻了翻他的旅行皮包。
  她把皮包里的脏衣服拿出来,把没有穿的袜子、手帕留在里面。最后她把皮包翻过来看了看,没想到从中掉出一个小纸团。
  她打开一看,是两张揉在一起的购物小票,可能是他随手塞进旅行包里的。
  她展开一张凑到眼前细看。“这是海产市场的购物小票。”美惠子自言自语道。“哎呀,整整一万两千日元。”
  这些海鲜够贵的!美惠子皱着眉想,就算是让大家一饱口福,也不应该花这么多钱!
  看样子丈夫好像在背着我赌博,把赚的钱偷偷地存了起来。
  美惠子叹了口气,展开第二张小票。这是一张计算机打的购物小票,上写:烤鸡罐头一个,方便面一个,点心一块。
  美惠子看着小票上那些细小的字,眼角一热。
  ———他在撒谎,嘴里说吃了一肚子海鲜,实际上是用这些便宜的方便食品填饱肚子。
  美惠子眼前浮现出昨晚丈夫幸福的笑脸,轻轻地说:“我错怪你了,请你原谅。”
  C.她心中的郁闷顷刻间烟消云散,不由得笑了,但随即又哭了起来
(《两张收据》选自《读者》2012年第四期,作者日本内海隆一郎FF09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文章有三个划浪线的句子,说说文章中人物为什么“笑”,妻子为什么又哭了?
A处:孩子们“欢笑”
B处:丈夫“微笑”
C处:妻子“笑”
妻子“哭”
在写作手法上,刻画妻子主要采用了哪些的描写方法,写丈夫又有什么不同?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近年来世界性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文章中那句话暗示了这一个社会背景,请摘抄出来。面对经济困境,文章中的丈夫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摘抄:
值得学习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共10分)
就为了多看一眼(依娃)
父亲过世后,我时常提醒自己,要让一辈子穷苦煎熬过来的母亲多享些福。今夏请了假,携小儿回乡探亲,走前又领着母亲和妹子在西安城里住了三日。游玩了华清池、兵马俑,逛了最新修建的大唐芙蓉园,晚上,又去吃老外来西安必吃必享的“百饺宴”……
七月暑天,母亲仍穿着长衣长裤遮捂严实,因近几年患上了白癫疯皮肤病,身上像斑马一样,再热也不敢穿短袖,怕人笑话。
走的那天,我和小儿乘坐的火车在下午,我让妹子吃了早饭就带母亲回家,一方面天气微凉,一方面怕晚了搭不到回乡下的车。说好在西安城里做生意的妹夫来接我们。
下午到火车站,西安站是个大站,永远人山人海,城里人乡下人有钱人无钱人出发的到站的接人的送人的都是行色匆匆。
我照看着小儿和行李,妹夫去排队买站台票。  
“娥。”身后有人轻轻唤我。我吓了一大跳,西安有谁认识我?竟叫我的乳名。
惊慌回头,怎么也没想到唤我的竟是母亲。
一张凄苦多皱的脸,疲倦深凹的眼睛,一口乡下医院镶的便宜简陋的假牙,一身灰溜溜的衣裤。我一把抓住母亲白一块黑一块斑驳的手。
“妈,你咋没回去?”  
“我到这里下来了,叫你妹子先回去了。我知道你们得买站台票,就在这里候着。”  
“啊!”
从早晨到现在已七八个小时过去了,母亲就在这儿等着!我怨不出母亲一句,我只怨自己不体谅做母亲的心,没有让母亲等在宾馆,一起吃午饭,一起打车来车站。
母亲在这人头攒动、炒菜锅一般热的地方停等着,等了一天,就为了多看我一眼。她常说:“见一次就少一次了。”
眼泪热热地含在眶里,我控制着不让它涌出来,怕惹得母亲更加难过。
“要进站了,时间不多了。”  
妹夫催着,他不知道母亲也在这里,也没有多买一张站台票。我扭头时,母亲不见了,去了远处的小货摊子,拿着两瓶矿泉水和几碗方便面回来,塞进儿子的背包里:“给娃拿上,火车上啥都贵得很。”  
我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小儿,排在准备进站的人群里,队伍慢慢向前挪动着。一只手里的手胖胖的绵绵的,成天只知道摆积木玩小汽车,人生未始;一只手里的手干枯粗糙,一辈子纳鞋缝衣操劳在灶房里,生命渐末。
剪了票,母亲被挡在铁栏杆外,我唤小儿过来,“再让奶奶抱抱。”小儿乖巧地搂紧母亲,母亲也搂紧小儿,老脸贴着小脸。母亲又看着我,我伸手抓住母亲的手,紧紧一握,又不得不放开。我看见母亲眼睛红了,嘴角抽动着。我努力地笑了一下说:“妈,我走了。没事,明年又回来了。”  
我一扭头,眼泪往外淌,再不敢回头张望母亲。我走在人流边上,走得很慢,让母亲多看一会儿我的背影。我知道,这时母亲在无声地哭泣,我知道母亲会到望不见我的时候才离开。
我对自己说,以后无论去哪里,都要安排母亲同去,不论是车站或机场,都让她多看我一眼。
也让我多看她一眼。我的母亲!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9年第2期)
本文选择哪些片段来表现母亲对儿女的爱? (3分)
文中画直线句子“母亲在这人头攒动、炒菜锅一般热的地方停等着”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作用是什么?
任选一句品味: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A.一张凄苦多皱的脸,疲倦深凹的眼睛,一口乡下医院镶的便宜简陋的假牙,一身灰溜溜的衣裤。
B.我伸手抓住母亲的手,紧紧一握,又不得不放开。
文中母亲和“我”都要多看对方一眼,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阅读《“面壁”与“破壁”》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面壁”与“破壁”
①“面壁十年图破壁”,是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所写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中的一句。
②“面壁”,原始佛教用语,相传南朝名僧达摩大师刻苦修行,终日面壁而坐,默诵经文,后来成为佛教禅宗的始祖。“破壁”,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据《历代名画极》记载,南朝张僧繇精于绘画,曾于金陵安乐寺画四条龙,都不画眼睛。他说:画了眼睛龙就会飞去。人家以为不可信,硬要他试试。当他刚点上两条龙的眼睛,忽然雷电破壁,两条龙乘云飞去,周来同志巧妙地把两个典故揉合起来,并赋予新意,表达他那种为探索革命真理尝胆励志、刻苦攻读的战斗精神。
③“面壁”,作为一种治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读书,做学问,贵在坚持,贵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终不稍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是没有这种艰苦卓绝一步一个脚印的“面壁”精神,尽管你有“破壁”之壮志,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那种学了一点就浅尝辄止,自满自足起来,或是在科学的“坚壁”面前,遇到点困难就畏缩不前的人,是不会突然出现什么“破壁”的奇迹的。
④为图“破壁”,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面壁”精神,而“面壁”又正是为了“破壁”。倘若只会低头沿着前人的足迹亦步亦趋,而没有敢于突破前人藩篱的雄心壮志,没有筚路褴褛的创业精神,也不可能取得惊人的成果,攀上顶峰的。
⑤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无不凭借着长期的“面壁”精神,以遂一旦“破壁”之志。
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中划线句证明了什么观点?
请你根据选文分别指出作者赋予了“面壁”和“破壁”什么意思?
选文第②段最后一句中划线的字用了什么典故?请写出来并作简单的介绍。

现代文阅读。
食虫的瓶子草
①你知道吗?有一种植物得天独厚,它不仅样貌美丽,而且还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瓶子草。瓶子草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无茎,叶常绿,呈莲座状,叶中具有倒向毛,花葶直立,花单生,呈紫或绿紫色,喜欢在温暖、湿度较大和半阴、避风的环境中生长。
②你千万不要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蒙惑了,它以虫子为食,是个貌似温柔的“杀手”呢。嘿,有趣吧,咱们这就来看看它是如何捕食的。
③瓶子草的内壁非常光滑,并生有蜜腺,能分泌出香甜的含有果糖的蜜汁。你可千万别认为这些汁液是琼浆玉液,它并不是美食,而是危险的毒酒!原来这些蜜汁是专门用来引诱昆虫的。除了果糖之外,还含有名为Conline的有毒物质,昆虫食用了这种毒液,便会神志不清,或是麻痹、死亡。她的瓶壁上还生有一排排尖刺般的倒毛,可以帮助捕捉昆虫。瓶子的底部盛有液体,这是瓶子草捕捉昆虫的“水牢”,用以达到进一步“杀害”昆虫的目的。当昆虫受到香甜味的引诱前来吃蜜时,便爬到了滑溜的瓶口边缘,它要想钻进瓶里吃到更多的蜜,就会滑落到瓶底,掉进液体之中。如果掉进瓶底的昆虫企图爬出来,内壁四周的倒毛就会像卫士手中的长矛那样挡住它的去路,使其无法逃生;如果昆虫试图飞出去,它的翅膀会碰到倒毛或内壁,而又重新掉进液体之中。就这样,昆虫被活活地淹死在“水牢”里。
④瓶子草生活的环境潮湿多雨,土壤中的养分随雨水侵蚀而流失,为了在贫瘠的环境中获取足够的养分,这类植物只有借助捕食昆虫来生存。凡是被瓶子草的蜜汁所引诱了的昆虫一般都“难逃虎口”,那么,这些昆虫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
⑤昆虫被“水牢”淹死后,瓶子草就会分泌酵素消化酶来进行消化分解。有的瓶子草科类植物不能分泌酵素分解小虫,它们就利用共生微生物来协助品尝此份佳肴。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会由薄壁细胞吸收,整个消化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
⑥瓶子草的捕虫“武器”虽然巧妙有效,但也有公然上门的挑衅者。比如有一种蛾子的幼虫,居然毫无顾忌地进入瓶中吸食,消化酶丝毫不能伤害它;还有一种蚊子,能够垂直降落和起飞,它将卵产在瓶子草的瓶底液体里,卵在液体中孵化成幼虫,幼虫又安然无恙地长成成虫,然后再展翅飞出去,而消化酶对它也毫无损害。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科学家去探索。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它并不是美食,而是危险的毒酒
②就这样,昆虫被活活地淹死在“水牢”里。
貌似温柔的瓶子草,有哪些捕捉昆虫的“武器”呢?
本是植物类的“瓶子草”却以“食虫”为生,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一旦昆虫被水牢淹死,瓶子草都能分泌出酵素消化酶来进行消化分解。
②凡是被瓶子草的蜜汁所引诱了的昆虫都“难逃虎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背着洗衣机翻越喜马拉雅山
①如果不是跟着记录的镜头亲眼所见,我断然不会相信,那个叫吉格的年轻藏民,居然会背着一台双缸洗衣机翻越喜马拉雅山。
②吉格的家在中印边界的加热萨村,一个被重重叠叠的大山妥帖地藏匿了的小村子。村里人家像样点儿的家什,无不是从数重山外的波密镇背来的。这一回,吉格随着一个运输马队到了波密镇。在一家电器商店里,他为妻子选了一台标价1157元的海尔牌双缸洗衣机。售货员给他保修单,他说不需要了,因为即使是坏了,也不可能再翻山越岭地把洗衣机背回来。
③吉格将那台带了包装纸箱的宝贝洗衣机背了起来,绳带跨在双肩,勒着头顶。起初的脚步还算轻松,但6小时后他就落后于马队了。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如雨下。走在烂石散布的山路上,他的双腿在发飘打晃,仿佛在走钢索。这个寡言的汉子,脸上木木的,没有痛苦,没有怨艾,也不见幸福的憧憬——表情是个奢侈的东西,拼死干活的人用不着它……
④就要通过异常险峻的海拔4650米的隋拉山顶了,连骡马都要喂给白米饭吃;难得停下来歇一歇的吉格手捻佛珠,虔诚念佛,祈求保佑。
⑤又上路了,吉格洗衣机的包装纸箱已取掉,白色的宝贝洗衣机上被细心地蒙了一块透明塑料布,他走路小心翼翼,如同背着婴孩过马路的母亲。路那么窄,一边是千仞陡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他不选择在相对安全的陡壁那侧走,反倒选择在令人胆寒的靠近深渊的这侧走。那是因为,他身上背着个宽于自己身体的洗衣机,若是靠近了陡壁,一不留神,洗衣机就可能撞上凸出的岩石,那样的话,轻则磕碰到宝贝洗衣机,重则连人带洗衣机一同坠入万丈深渊。
⑥“登天路”上雨雪交加,路滑难行,有一匹驮粮食的马惊惧地站住了,任凭怎样打、怎样拖,就是不挪半步,万般无奈的主人只好卸掉它身上的重负,就近寄藏了粮食,让那匹“罢载”的马空身前行。吉格的重负却不能卸掉,他背着的,是一家人的指望,是一村人的艳羡。他的脚与鞋被烂泥糊成了一个儿,一步步踉跄前行的,仿佛两具泥制鞋模。吉格迈出的每一步,都像是倒下前的最后一步,让焦灼地坐在屏幕前的人忍不住要伸手去扶他一把,高悬的心,竟荒唐地埋怨起那追踪摄像的人——别拍了!赶紧去帮吉格一把,他快要撑不住了呀!峡谷的溪流旁,惊心动魄地横卧了一具马尸,马尸边放了一些零钱和佛珠,寄托着主人的哀思。在这条登天的崎岖山路上,摔死或累死,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
⑦在命悬一线的逼仄山路上行走了整整三天,吉格终于到家了。妻子卓玛开心地抚弄着那台稀罕的洗衣机,把甩干桶的盖子掀开盖上,盖上掀开。这个幸福的女人说出了她一个新的愿望——明年,她想要一台电冰箱。
⑧从那个纪录片抽身回到现实中,我心里压上了石头。竟不能自已地跑到百货大楼,急切地找寻标价在千元左右的海尔牌双缸洗衣机,不为别的,就为亲手搬动它一下,感受一下它的重量,再用一声发自心底的叹息,献给天边那真实的生活。
请结合全文,用几个词语概括“登天路”的特点。(4分)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走在烂石散布的山路上,他的双腿在发飘打晃,仿佛在走钢索。
②妻子卓玛开心地抚弄着那台稀罕的洗衣机,把甩干桶的盖子掀开盖上,盖上掀开。
文章第⑥段写了登天路上马匹“惊惧地站住”和“峡谷的溪流旁,惊心动魄地横卧了一具马尸”,叙述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结尾处“再用一声发自心底的叹息,献给天边那真实的生活”,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