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下列各项中按要求变换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变换成反问句: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
| B.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变换成被动句:我被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 |
| 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变换成感叹句:松鼠一定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
| D.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
变换成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中学生问路,得体的说法是( )
| A.喂!去长江路怎么走? |
| B.老头!我去长江路,怎么走? |
| C.阿姨,请问去长江路怎么走? |
| D.小孩,长江路在哪儿?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
| B.我们厂有优秀的有30年工龄的四位老工程师。 |
| C.从他的文章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
|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17枚金牌。 |
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
|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
|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留滞:停滞,不流通。 |
|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指一种凌冬不凋的草药名。 |
| 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
| D.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