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是一项是()
美国摄影师米凯﹒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于2013年2月15日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
A.米凯·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旅游。 |
B.米凯·阿尔伯特获得一等奖。 |
C.《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得一等奖。 |
D.米凯·阿尔伯特拍摄的照片《垃圾堆上的阅读》。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过失 | B.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
C.入:指国内 | D.亡:灭亡 |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春节联欢会上,“小彩旗”翩跹起舞,旋转四小时,寓意季节的流逝。 |
B.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说话有些不流畅。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而又端庄,恬静的脸上充满矜持与温柔。 |
C.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门庭若市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自开业以来,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门庭若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
D.台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对应着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 |
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杀戮(lù)哑(yà)然失笑 | B.娴(xián)熟深恶(è)痛疾 |
C.绯(fěi)红万恶不郝(shè) | D.消弭(mǐ)大廷(tíng)广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