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非文学作品阅读。

       绍兴市某校初三(1)班开展“水乡•绍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资料查阅

【甲】150000000岁的大鱼,卒

       2020年到来了,但长江白鲟没有等到。2019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中国特有物种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结论其实延迟了十多年。根据这些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长江白鲟的灭绝时间应在2005﹣﹣2010年之间。

       白鲟是长江中的“活化石”。这种体态庞大的远古鱼类,曾与恐龙为邻,在长达1.5亿年的漫长年月里,游过了白垩纪,在恐龙大灭绝中幸存;它游入了不朽的《诗经》和中国民谣、传说里,连周朝的祭祀礼都提到过它。但在20世纪,面对人类日益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它被高大的水坝挡住,被孔洞越来越细的渔网拦下,最终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停止了游动。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月8日)

【乙】江河水清鱼先知

       水好不好,鱼最清楚。经过多年治水,我省八大水系之一﹣﹣曹娥江的水质,是否有改善?绍兴打算问问江里的鱼。

       近期,绍兴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和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了一次有关渔业资源的调查,最终结果显示,绍兴全市目前共有鱼类86种、贝类9种、虾类3种。受到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采集到的鱼种数量较上世纪80年代记载的有所下降,但是其中有不少新发现。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调查还在曹娥江下游江段发现了野生中华鲟。

“去年7月,还有渔民在曹娥江捕到了大量刀鲚。”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祝尧荣告诉记者。“我小时候经常能见到刀鲚,后来就越来越少见了。”祝尧荣说,“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量刀鲚已经在曹娥江的一处淡水区域‘扎根’,说明这些鱼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不打算回到大海了。

(摘自《浙江日报》2016年3月8日)

活动二:数据分析

活动三:实地走访

       声音1:我们住在河边的人现在舒心不少,前些年开始,政府通河道,挖淤泥,空气都好了不少,还不时看到有人到河里来钓鱼,许多人围着看热闹,要是以前这河里的鱼都不敢吃,一到傍晚,我家小孙女就喜欢拉我来河边逛,人都能多活几年!”市民马奶奶开心地说。

       声音2:“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大江大河和小微水体,都落实到人,河长制的深入推进,不仅增加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责任心,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水质变化,而且也增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绍兴市嵊州市某街道周河长说。

       声音3:“印染最耗水的环节就是染色;但这种瑞士进口的冷染机不需要水和蒸汽就能染色,非常节能,传统的染缸染色,每印染一吨布需耗水30~40吨,而冷染机整个印染过程无需用水,只是在前处理的煮布环节和后处理的水洗环节合计用水10吨左右。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业区某公司副总先生说。

       声音4:“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决策上马了重大水利工程,尤其是随新昌钦寸水库、诸暨永宁水库的建成蓄水,绍兴市大中型水库数量增加19座,既增强了防洪能力,又大大增加了蓄水量,扩大了市民的“大水缸”。另一方面要持续实施产业升级,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广大市民要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马处长介绍。

(1)小越是你所在学习小组的组长,他带领组员上网查阅资料(活动一)时,看到了两则新闻,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越:这两则新闻的标题特别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  

小越:你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抓人眼球。

(2)根据活动中获得的材料:小州提炼并整理了一份“调查结论”,打算用在“水乡•绍兴”专题板报中,其中某项结论有信息错误,请帮他找出这一项。  

A.结论1

B.结论2

C.结论3

D.结论4

“水乡•绍兴”水资源水环境调查结论

结论1:2018年绍兴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国际公认缺水标准,绍兴属中度缺水地区。

结论2:2018年绍兴市水资源总量较上年和多年都出现负增长的状况。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上马重大水利工程,增加了蓄水量,扩大了市民的“大水缸”。

结论3:曹娥江下游江段近期发现野生中华鲟和大量刀鲚,这说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水环境中,虽然水质没改变,但鱼的适应能力却在增强,它们不打算回到大海了。

结论4:在人类的高大水坝与细孔渔网面前,长江“活化石”在21世纪初停止了游动;同样,水质的下降,捕捞的增加,也使绍兴市水域的鱼类数量较上世纪80年代记载的有所下降。可见人类日益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生活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繁衍。

(3)在本次活动的成果展示中,小越打算向同学们介绍近年来绍兴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举措和成效,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他整理要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闻标题 综合读写 提取新闻信息 新闻评论 新闻阅读综合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七年级某班正在举行“探索月球奥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写出两个与月亮有关的别号(雅称)或带“月”的四字词语。
()()
填空: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_____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猜谜语:
“明月当空——人尽仰”打一字  ()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也会快乐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总是飞得很远。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谢绿叶无怨无悔的奉献;如果我是蜜蜂,我会感谢花朵慷慨无私的kuì赠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对责任的承担,对道义的坚守。感恩父母,你就会承欢膝下,让他们安享晚年;感恩伴侣,你才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恩朋友,你才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感恩生活,你才会热爱生活,回报社会。请不要啬自己的感恩之情,因为,心存感恩,才会珍惜拥有,珍惜幸福。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kuì( )赠( )啬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
坚守:
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每逢佳节,市场上总会涌现一大批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商品,传统的新春佳节将至,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进行调查问卷的统计表,请你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程度的认同率

不要包装
适度包装
精致包装
豪华包装
6.28%
85.42%
7.43%
0.33%

消费者认为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状况调查结果

主要信息:①

根据下面的资料,请你概括出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危害。(每空用4个字回答)
【材料一】
在年年喊打中“愈挫愈勇”的商品过度包装,却总是在演绎着一件件荒唐事:一瓶五粮液酒辅以180克千足金的盖头和底座竟然标价29万多元;一盒600克的榨菜配以一套纯银碗筷的包装之后叫价2200元;一盒普通的月饼配上所谓的银勺银匙要价数千元……这些商品的包装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消费者出了几倍、几百倍的价钱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等价物。商品价格的这种增长,无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材料二】
包装业所用的纸张、橡胶、玻璃、木材等材料,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过度包装则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资源。
【材料三】
据调查:30%城市生活垃圾为包装性垃圾,50%包装性垃圾为过度包装。过度包装产生的生活垃圾大多无法进入正常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土壤、大气、水体造成污染。
【材料四】
产品的过度包装中一种很通常的做法就是“搭售”名贵物品,如名酒、名表、首饰,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弄虚作假等不良社会风气。
答:①、②、③、④
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下列几项措施中针对性不强的一项是。(填写序号即可)
①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出台《包装法》。
②通过价格和税收等调节手段,研究制订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限制过度包装和搭售其他物品。
③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资源节约意识。例如制定鼓励中小套型住宅的开发、购买政策。
④严厉打击利用商品过度包装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鼓励人民群众对过度包装进行举报。

下面一段话顺序有些混乱,请重新排列使之上下连贯,文意通畅。
①人类有幸地拥有一个地球,却不幸地亲手摧毁着这个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②人类是生物圈中第一个比生物圈里自身力量更强大的居民。③但在取水。④如果这种境况无节制地持续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看见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⑤他能够获得意识,作出选择,制定计划,采取行动,阻止自然界像消灭其他物种那样消灭人类。⑥城市上空的黑雾越来越浓,田园乡野的土地越来越少,蓝天,碧水,绿色,清新正离我们远去,地球母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调整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下面的病句。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却清澈如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