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你是我的太阳
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父亲,因为他的职业,让我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父亲开了一家粮油店,两间大小,店里堆满了一包包的大米,这哪是店,简直就是一个仓库。一进去,昏暗、潮湿,让人窒息。父亲总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带回家的不只是一些脏泥巴、酸馊的汗味,还有满腹的牢骚。有时候放学回家,特别是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当碰到父亲驾驶那辆破旧的三轮电车送货,我就下意识地将头转开,目的是不想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叫我的名字,让同学们知道他是我的父亲。父亲的身份犹如雾霾一直笼罩在我的心头,无法驱散。平时,我和父亲没有什么深刻的交流,每次我和他说的话都很简洁:“饭卡没钱了。”“学校要交钱。”但父亲从来不觉得有什么,总是“好好好”应着,然后很爽快地把那些皱巴巴的钱往我口袋里塞。
这个冬天,来得有点迟,但很猛烈。大雪纷飞,路面冻结。气温低得呼出一口热腾腾的气马上就能凝结成一块冰。
父亲依然在外面忙碌,母亲看店,我冷得不敢出门,坐在家里取暖。每当父亲披着满身寒气从外面回来时,屋子里马上蒸腾着体温加热的水汽,看着这明显的变化,再看看父亲瑟瑟发抖的样子,我捂嘴笑了起来,父亲也“嘿嘿”笑了起来。
有一天,照例下着大雪,路很滑,父亲无法驾驶三轮电车,就推着它去送货,母亲叫我去帮忙,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我跟在后面,来到一栋楼前,父亲转过来对我说:“我去送货,你在原地等我。”说完父亲把一大包大米慢慢移上肩膀,我惊奇地发现父亲的右肩和左肩高度已不再平衡,他一斜一拐地登上楼梯,好像一个机械人似的,动作变得那么生硬。我心里猛地一颤,一股愧疚涌上心头。我竟然一直耻于父亲的职业,自己一点都不体谅父亲,竟然直到今天才发觉他那被货物压弯的脊梁,被岁月催老的容颜,我还配做他的儿子吗?
当父亲回来扛第二趟时,我开口:“爸,我帮你扛一些吧。”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当时我分明感到一股热流从心底迸出,冲向喉咙。父亲顿了一下,转过来,挤出一丝勉强而费力的笑:“儿子,不用,你身子还弱,这种活会把你压坏的。”父亲的话语犹如温暖的阳光播撒在我的心头,驱散了我灵魂的雾霾,幸福装了满满一心。我的心再次剧烈颤动,不知什么力量,驱使我走上前要接过父亲肩上的货物。父亲没有坚持,他看了看我,低下肩让我接过一包米,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一路无语。
下楼时,看到父亲后脑氤氲着热气,我感觉那是属于我的太阳发出的光芒,绚丽而神圣。
幸福的太阳碎了一地,我一定要捡起。
品诗——乐在其中
我喜欢诗,因为诗是心的歌。——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的愁绪在皎洁月光的激发下,思乡之情跃然心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古代友人的感情交往犹如深千尺的潭水,更如广袤无垠的大海,当不得不悲伤离别时,那曾与朋友吟诗畅酒的场面浮现眼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才华横溢的曹操在晚年依然能吐露出不服老的壮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诗歌的美在世世代代中吟唱、传诵,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在鉴赏诗歌的的洪流中,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面对书架上那厚重的唐诗宋词,年纪虽小的我却对陈旧古风的唐诗宋词仰视好久。翻开沉甸甸的封面,排队站立、码放整齐的诗句印入眼帘。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但是,教语文的妈妈给我耐心细致地讲解后,我犹如拨云见日一样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磕磕绊绊的理解中,我实现了与古人的对话,心情格外高兴。从此,品评诗歌已经成为我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家喻户晓的晏殊写下的这句被称为“千古奇偶”的诗句,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它那古诗必有得对偶形式用的非同一般的绝妙。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要去在意失意或者失败,也许成功与获得就与你近在咫尺。只要能准确理解得与失、成与败的含义,你就一定不会悲观失望、止步不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著名诗人朱熹用酣畅的笔墨阐述了传承千年的治学方法。只有不断的学习与努力,各方面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才能勇立潮头,才能不会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诗歌的魅力无可阻挡,在无形的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我仿佛每天都在与古人对话,每天都会神交知心朋友,诗歌也早已成为我的心灵之音。
品诗——乐在其中。
快乐成长
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说“我挺拔了。”雏鸟飞上青天,说“我飞翔了。”我爱上读书,我说“我成长了,我快乐了。”因为我与书交上了伙伴,在它的帮助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快乐成长,就需要书这样的朋友。与书为友,博览群书,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带来无数益处,我从小便与书为友,书带给我许多快乐,我明白,与书为友是值得的。
与书为友,快乐成长。让他带你去见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激昂豪迈;去见陆务观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一生为国;去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宁死不屈;去见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心胸开阔。与书为友,快乐成长。让他带你去见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去见群雄割据,斗智斗勇的鼎立三国;去见经济富庶,闻名天下的繁荣唐朝;去见横扫欧亚,纵横天下的无敌元朝。与书为友,快乐成长。让他带你去见汨罗江上,屈原纵身一跃,魂入大海;去见乌江边上,项羽孤军奋战,自刎江边;去见马嵬坡下,杨贵妃阴魂不散,爱恨不变;去见梁山泊上,一百单八将肝胆相照,义薄云天;去见成吉思汗,弯弓射雕,少年老成。与书为友,不久你就会知道,书会带来无数成长中的快乐。
有一次,我曾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我做了半个小时也没做出来,心里有些厌烦,把笔一放,不愿再做了。我有些烦恼,走向书橱,想从书中获取久违的快乐,我伸手取下一本《鲁滨孙漂流记》,开始读了起来。文中的鲁滨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但他的父母并不赞成,可年轻的鲁滨逊还是登上了船。结果落难荒岛,整整在这个孤独寂寞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到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并驯服了一个野人,在一个没有人烟,孤僻的荒岛上,鲁滨孙竟然能创造生命的奇迹,不仅好好的活着,最后还乘船回到了家乡。鲁滨孙坚持不懈,从未放弃,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感到惭愧,他在荒岛上的生活远比我做一道难题困难得多,鲁滨孙都能坚持,我怎么能够放弃呢?我振作起来,重新思考起那道数学难题,用了一个小时,我终于完成了。我不但收获了一道题的成功,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长的快乐。书像一位良师,又是一位益友。我的成长,我成长中的快乐,都是他给予我的。
成长中的快乐,书带我走遍历史的轨道,欣赏过千上万水。成长中的快乐,快乐中我在成长,书伴随我走过成长中的风风雨雨,化风雨为晴空,快乐成长,与书为伴,生生相随,让快乐相随。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诗是什么?是冬日里的一堆篝火,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抑或是人世间最美妙的颂歌?对我而言,诗就是春天里的花朵,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其乐无穷。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给我美感与享受。从小我便在妈妈的引导下读唐诗背宋词。“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学会画画之前,我先在诗里领略了图画的意境和美妙,尽管很多时候,我对诗的内涵不甚理解,但在这咿咿呀呀之中,我感受到了诗的韵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想,一个诗人一定也是一个杰出的画者,提笔之前,心中已有一幅美轮美奂的画。而我们后人能够读到这样意境唯美的诗句,实在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滋润我心,给我以美的熏陶与启迪。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令我震撼与感动。有人说诗是世上最美的文体,我却认为,诗是最简单却也是最深沉的艺术。诗的美不在于华丽的词藻,也不在于其创造的曼妙意境,而在于同读者心灵的碰撞,在于文字之外诗意之中的东西。“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还记得初次读到顾城这句诗时,我沉默了许久,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是痛苦和绝望中的希望,是对于沉重生命的超脱。这种震撼与感动一再地冲击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愈加清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悲壮的千古绝唱,怎能不让人在心碎中也为之心醉呢?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让我思索与感悟。正因为诗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学,它经过千古而不衰,因此每一首诗中都充满了智慧。“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的心已经飞过”,这是我最喜欢的泰戈尔的诗句。短短的一行诗,却可能是作者多年经历与感情的沉淀。诗是作者精心酿制的美酒,有耐心的读者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领略到诗的真谛。
“我在走,是风的旨意;我停下,因为风已息”,诗如风,拂面而来,清新淡雅。诗更如清泉,流过我心,看似无痕迹,却滋润着这一片柔软,洗涤着尘世的繁芜。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给我以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满满的书架,静静的书房,动人的故事,这里就有属于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徜徉书海,游走古今,品味人生的苦与乐,懂得人间的善与恶,了解世间的美与丑,体验到了
读书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我不爱读书。我童年的时光就在“老鹰捉小鸡”和“跳房子”中渡过。
上了小学,一次偶尔收拾书柜,“啪”一本书从书柜的最顶层落了下来,我好奇地捡起它,它那早已褪去了光亮的书皮流畅地滑出几个大字——《格林童话》。噢!这是爸爸妈妈在我5岁生日那年给我买的,我还没有看过它呢。我急忙找来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去它封皮上的灰尘,轻轻地翻开书页,那书中的字符就像小蝌蚪似的,争先恐后地钻进我的眼睛里。我被它吸引住了,竟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接着,我又从书柜的最顶层慢慢抽出一本本被我遗忘了的书,我把它们都擦干净,为它们穿上新衣,把它们放在床头陪我一同进入梦乡,我的世界开始有了动人的故事。
从此,书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师。我时而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佩服不已,时而对《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由一个有理想,肯上进的人力车夫变成了城市的垃圾而叹息不已,时而对《鲁滨逊飘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独立、不怕困难而感叹不已。我从他们身上读出了智慧,读出了感慨,读出了勇敢,感到了快乐,感到了充实。我的世界里有了丰富的体验。
读过春夏,读过秋冬,我迈进了中学的校门。我喜欢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讲诸葛亮三气周瑜,我讲的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恨不得自己也到古代去。同学们也目不转睛地望着我,若不是上课铃提醒我,我恐怕要一口气把所有看过的书都讲一遍才罢休。我现在不仅自己快乐,又把读书的快乐带给了同学们。我的世界了有了读书的快乐。
我爱读书,我喜欢沉浸在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喜欢读书给我带来的丰富知识,带来的快乐体验,我爱这属于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