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村晚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请把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诗中描写了哪些富有早春特点的景物?请列举出来。
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郊野。
在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读下面的诗和词,回答下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共同点是什么?
(2).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不同点是什么?
(3).两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两句来。
诗词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表现手法看,该诗叙事、抒情相结合。 |
B.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 |
C.从诗的内容看,该诗同《春望》相同,都表现诗人忧国伤乱的感情。 |
D.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