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前两句中的“野草花”和“夕阳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诗中作者运用燕子这一事物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答: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愁之情的?
在词中,词人分别运用了情景交融、比喻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词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释加点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风正一帆悬(悬:)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
C.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请你写出其大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划横线处应填的一句话是——————。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