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
B. |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
C. |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
D. |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
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
倾倒CO2
C.O2验满D.
滴加液体
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
A.P2O5B.KOHC.NH4ClD.CaCO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A>C
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B>C
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
D.t3℃时,三种物质各b g分别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以下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生锈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呈现黄色
C.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的白雾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