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
B. |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
C. |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
D. |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
B.如果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
C.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呼出气体﹥吸入空气 |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空气—燃着的木条 |
B.硬水、软水—肥皂水 |
C.氧化铜、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
D.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 |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铜丝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C.加热完后应立即观察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
D.实验中反复推拉针管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氧气完全反应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C.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
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有关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 B.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 |
C.Ti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 D.Ti4+的阳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