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朝服衣冠,窥镜 |
朝而往,暮而归 |
B.客 之美我者 |
环而攻 之而不胜 |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 |
及鲁肃 过寻阳 |
D.群臣进谏, 门市若庭 |
愿 为市鞍马 |
(2)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
B. |
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
C. |
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
D. |
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
古诗词赏析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是 ,“雪”是。下阕的表达方式有 。
“山”、“原”,这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是以 写 的手法
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的?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
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首联中的“风烟”二字有何作用?
请分析这首诗与以往送别诗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