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①,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 伐我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B.忠之 属也有 |
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C.遂逐齐 师 |
又患无硕 师名人与游 |
D.公问其 故 |
温 故而知新 |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 以战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B.战 则请从 |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
C.公与 之乘 |
何陋 之有 |
D.吾视 其辙乱 |
其真不知马也 |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
B.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
C. |
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
D. |
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①读《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②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A.①⑤②④⑥③ | B.⑥③④①⑤② |
C.⑤②①④⑥③ | D.⑤②⑥③①④ |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
B.《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 |
C.《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颂》。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
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
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截然不同 锋芒必露 |
B.马革裹尸 燕然勒功 一反即往 群蚁排衙 |
C.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 浩浩荡荡 |
D.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钻之弥坚 迥乎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