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

①连接好电路,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 .电流表坏了    B .电阻 R 处开路

C .电阻 R 短路    D .滑动变阻器短路

②排出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需改变电阻 R 的阻值,并保持其两端电压不变,当把 R 的阻值由 5 Ω 换成 10 Ω 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填"左"或"右" ) 移动,才能使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若电路连接后,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则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得多组数据绘出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是图3中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俞强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其密度。

(1)俞强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
(2)俞强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
(3)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
(4)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
(5)同组同学观察到了俞强测量的全过程,提示俞强,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的位置。
(3)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清晰的实像,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果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上”、“下”)调节。

小勇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右表所示的数据:小明 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 m/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