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 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 未休兵。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注释】: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况乃:何况,况且。

(1)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    句(只填写序号)。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3)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行踪是从(地点)起,至(地点)终,绕湖而行,观赏风景。尾联中的“”一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几处”可以改为“处处”吗?为什么?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这首诗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阅读欧阳修的《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完成题。(3分)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①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在离开洛阳去往南方的路上,写下这首诗。②赊,遥远。③槎(chá),植物。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两句描写了作者南征途中见到的景色,试结合全诗分析:这
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完成题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这首词是词人被软禁两年后所作,也是李后主的绝笔。
找出本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词句。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中“不堪”一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是词中名句,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秾,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秾:草木茂盛。②拦得:挡住,承受。
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

第三、四句生动形象,请作具体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