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中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著作等身的金庸大侠已离我们而去,然而他为我们创造的侠义江湖将永存世人心间。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倚靠稀落伶仃 |
B.倚靠零落伶俐 |
C.依傍零落伶俐 |
D.依傍稀落伶仃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嘹亮疲倦不堪 |
B.轻盈嘲笑高不可攀 |
C.感概葱茏不求甚解 |
D.峰峦分歧自作主张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应和(hè)迸溅(bèng)骇人听闻(hài) |
B.绽开(dìng)憔悴(cuì)烘托(hōng)忍俊不禁(jìn) |
C.顷刻(qīng)滑稽(jī)档案(dǎng)恍然大悟(huǎng) |
D.较量(jiào)伫立(chù)潜行(qián)混为一谈(hǔn) |
下列名著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它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
B.“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C.《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龟兔赛跑”“蚊子和狮子”“女娲造人”“农夫和蛇”这些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这本集子。 |
D.“有一天,猫不怀好意地、假惺惺地举办生日宴会,请来许多鸡赴宴。鸡刚一到齐,猫立刻就关上大门,把它们统统吃掉了。”这则寓言故事借猫的形象嘲讽了人类贪得无厌的缺点,具有警示意义。 |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理解:运用夸张,极言皇帝“换衣服”之勤,强调了他奢侈、爱慕虚荣的特点。 |
B.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张锋《化石吟>) 理解:用“苏醒”“讲的故事”等把“化石”拟人化,赋予“化石”可感的生命与灵性,赞颂“化石”的神奇。 |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理解: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阴雨绵绵,淅沥不止的特点。 |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宗璞《紫藤萝瀑布》) |
理解: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紫藤萝花灿烂辉煌的盛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