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要求默写填空:

(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4)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哲理,请写出上下相连的古诗文名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篇名句默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古诗词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⑴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进行简要赏析。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西山 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佁然不动②折蛇行
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漏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空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