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 1、K 2、K 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开K 1和K 2,使反应发生

Ⅱ.在K 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 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 1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2)实验2:打开K 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h 0、h 1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现有以下几种物质:尿素、硝酸钾、硝酸铵、苛性钠、氢氧化铝、小苏打、生石灰、氢气、天然气和煤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②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
③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氧化物是;④最理想的燃料是
(2)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Li)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锂离子—Li+B 氢氧化锂—LiOH C 2个锂原子—Li2
D.氧化锂—Li2 O E. 金属单质锂—Li
(3)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请你预测“碳海绵”的一种性质:

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与C直接相连,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央视正在热播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广告中有如下画面:

[情景描述]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另一只盛其他的水.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请你回答:
(1)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约为

A.4 B.5.6 C.7.3 D.14

(2)小茜同学看了图示中测定水样pH的方法后指出:这种测定方法是错误的,请你说出错在哪里?。(3)请你判断:从(1)中选出的结果能用一般的pH试纸测出的吗?(填“能”或“不能”)。

现有下列四套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有关空格:

(1)除去食盐水中的少量泥沙,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填序号),要正确完成该操作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
(2)在进行A装置相关操作时,通常在实验桌上放一石棉网。该石棉网在此实验过程中的用途是
(3)用装置D可制备O2。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每次矿难事故发生都触目惊心。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请用化学方法解释“瓦斯”爆炸的原因
(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②
(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和足够的
(4)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已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 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并点燃煤炭。写出高温下水蒸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