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
脂肪/g |
淀粉/g |
钙/mg |
磷/mg |
维生素C/mg |
1.5﹣2.3 |
0.4﹣0.94 |
17.5﹣28.0 |
11﹣60 |
15﹣68 |
20﹣40 |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原文作者宋国安、杨铭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 (填序号,下同)
A. |
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
B. |
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
C. |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
B. |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
C. |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
D. |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
钠 |
镁 |
铝 |
硅 |
磷 |
硫 |
氯 |
氩 |
元素符号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13号铝元素与硫酸根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根据所学“元素”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___________关系密切。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食盐水中所含元素有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小亮为理解物质、元素、原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下面类比:将蔬菜看成一种物质,那么芹菜、白菜、菠菜等都是其组成元素,而一颗白菜可以看成一个原子。请模仿小亮的叙述,写出一例类比物质、元素、原子关系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下图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问题
①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A是,B是,E是。
②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字母,下同,写一种答案即可)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是,(写一种答案即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发现导管中出现紫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使用E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出一条即可)
④在③中你所选用氧气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做水过滤的实验时,发现过滤后的水仍然是浑浊的,其原因是
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实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A与B的对比实验。
①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B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同学通过A与B的对比实验可得知的结论是。
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氧,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