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 物质饱和溶液。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6)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取回河水进行研究, 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
“用微观的钥匙开启宏观问题之门”是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而构建模型又常常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看下列各组微观模型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1)从下图中选出应该添加在“?”处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填写选项编号)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① ②
③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此实验还会出现的现象是: 气球(填胀大或缩小), 红墨水(填左移或右移)。
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N3O912 CO2↑+ 10 H2O↑+ 6 X↑+ O2↑
推断X的化学式为__,做出这种推测的依据是。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放孔明灯、共吃元宵的风俗。
(1)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小明根据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帮妈妈分析了原因。此时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口。
(2)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但是,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温度可达300 ℃,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就会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而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