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 1 |
a 2 |
a 3 |
b 1 |
b 2 |
b 3 |
c 1 |
c 2 |
c 3 |
溶质质量分数 |
2% |
2% |
2% |
6% |
6% |
6% |
10% |
10% |
10% |
水的温度(℃) |
20 |
40 |
60 |
20 |
50 |
60 |
20 |
40 |
70 |
溶液pH |
10.90 |
11.18 |
11.26 |
11.08 |
11.27 |
11.30 |
11.22 |
11.46 |
11.50 |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 .
(4)将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液pH |
11.22 |
11.35 |
11.46 |
11.48 |
11.50 |
11.50 |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 (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 或 ,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于是设计实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
②4Na+O2=2Na2O
③Na2O+H2O=2NaOH
④2Na+2H2O=2NaOH+H2↑
⑤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产物中一定有C
猜想二:产物中一定有CO
猜想三:产物中一定有Na2CO3
猜想四:产物中一定有Na2O
[实验验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是 。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 |
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
有黑色不溶物 |
猜想 正确 |
|
(2) |
将实验(1)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
|
猜想三正确 |
|
(3) |
\ |
|
猜想二正确 |
[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于是得出结论: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一定产生Na2O.该结论是否严谨? (填“是”或“否”),理由是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
(5)用装置C收集NH3,该气体应从 (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
请回答并完成下列计算。
(1)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 g氢氧化钠固体。
(2)向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相关问题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
|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
|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 |
|
猜想一正确 |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 (填名称),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 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为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