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 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

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泥土

B.

植物油

C.

牛奶

D.

食盐

表示"两个氮原子"的符号是(  )

A.

2N

B.

N 2

C.

2N 2

D.

N +2

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减少

D.

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制品表明少量的铁锈

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

A.

A

B.

B

C.

C

D.

D

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B.

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当一铜块的所有原子都被移出之后,该铜块的质量只减少一部分

D.

NaOH和KOH都具有碱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O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