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  

其反应方程式为  

(4)图2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铯原子钟300年误差不超过5秒。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纯铜  黄铜(填“>”、“<”或“=”)。

(3)金属资源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下列措施能够减缓金属消耗速度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

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金属制品的的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4)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易生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5)往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袋装食品的脱氧剂由活性炭、铁粉和食盐混合而成,三者质量比为2:2:1.现用该脱氧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脱氧剂加入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失效的脱氧剂小袋,发现里面出现了红褐色物质,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5.0g未经使用的该脱氧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

(3)用电子秤称取7.20g完全失效后的脱氧剂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渣为黑色粉末。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为2.87g。列式计算该失效脱氧剂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2)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文宏同学利用“金属树”趣味实验来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为确保实验效果,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需现配。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CuCl2溶液,应称量  g CuCl2,加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除量筒外,配制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CuCl2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

①形成“铜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仅用“铜树”和“银树”实验尚不能验证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应选用的药品是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锌粒、铜丝、银丝、稀盐酸、CuCl2溶液、AgNO3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