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P+5O2 P2O5化合反应 | 
  
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Cu+2AgCl CuCl2 +2Ag置换反应 | 
  
C.用硫酸除铁锈Fe2O3 +2H2SO4 2FeSO4 +3H2O复分解反应 | 
  
D.用小苏打制糕点2NaHCO3 Na2CO3+H2O+CO2↑ 分解反应 |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设计 | 
  |
| A |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 
  
| B | 
   提纯久置变质的NaOH溶液 | 
   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 C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HCl |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 
  
| D | 
   分离CO2、CO混合物 |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铁粉 | 
|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 
|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钠混合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 
某固体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甲中的溶解度比在乙中大 | 
| B.20 0C时该物质在甲溶剂和乙溶剂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300C时把20g该物质放入50g甲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5g | 
| D.400C时该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形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0C,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