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 )
A |
化学与生活: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③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
B |
化学与环境:①焚烧植物秸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C |
化学与安全:①皮肤沾上浓硫酸一先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一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一保证室内通风 |
D |
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可用硫磺薫蒸笋干使之颜色更好看 ③制作糕点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使糕点松软可口 |
A.AB.BC.CD.D
利用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区分或分离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区分各级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被区分的物质 区分方法
A. | 冰 干冰各取一块置于表面皿中,观察有无白雾生成 |
B. | 硬水 软水各取50 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
C. | 生石灰 熟石灰各取一药匙分别置于20 水中,搅拌,测量温度 |
D. | 烧碱 纯碱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夜,观察颜色变化 |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
反应前 |
反应后 |
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 |
34.3 | 32.7 |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 |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
B. |
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
C. |
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
D. |
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 |
B. | |
C. | |
D. |
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两个氮原子 |
B. | 两个氢元素 |
C. | 两个水分子 |
D. |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B.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 | 分子之间有间隙 | D. | 分子可以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