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中"○""
""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
|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
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63.9g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范围内相交
C.在60℃时,KNO3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在20℃时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NaCl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
|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
|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
| C.将t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时都会析出晶体 |
|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