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研究人员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实验中,先一次性分别在相应装置中加入水和铁,然后连续通入含有CO2、SO2的燃煤烟气和O2混合气体,反应液多次循环,但过量的铁仍在反应装置中与循环进入的反应液不断反应。经过多次循环以后,导出的反应液可用于制备FeSO4·7H2O。
(1)吸收装置的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该装置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H2O+O2=2X,则X的化学式为。
(2)反应装置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对第一次循环中反应液的pH在ABD三点进行跟踪检测,ABD三点pH由小到大的次序为。若忽略循环中的热量散失,CD两点中温度高的是点。
(4)经过多次循环以后导出反应液,经过、、洗净晶体和干燥即可制得FeSO4·7H2O。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选填字母)。
A.甲状腺肿大 | B.佝偻病 | C.龋齿 | D.贫血症 |
(5)上述流程中存在两个可改进处,一是,二是可利用尾气1和尾气2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合成甲醇CH4O(同时有H2O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
(2)反应物相同时,若条件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例如,
CO2+H2O═H2CO3,6CO2+6H2O 6O2+
(3)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其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4)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投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分离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分)化学与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下面是关于衣和食两方面的问题,请回答
(1)根据下图衣服标签的部分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①面料中的棉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合成纤维具有下列优点(填字母)。
A.强度高、弹性好 | B.耐磨 |
C.吸水性、透气性好 | D.耐化学腐蚀 |
(2)①合理膳食要均衡营养。下图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 富含纤维素的是(填字母)
②目前大量使用的塑料品种中,PE是指(填名称),PVC是指(填名称),其中能用于包装食品的是(填字母)的薄膜,可用燃烧法区别这两种薄膜包装袋,其中燃烧时有刺鼻气味气体产生的是(填字母)品种的薄膜包装袋。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
②3个铁离子;
③过氧化氢;
④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铝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②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
③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分解;
④高温下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填“甲”、“乙”或“丙”)。
②实验:
(水的密度为1g/cm3)。在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填“X”或“Y”或“Z”,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③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选填“甲”、“乙”、“丙”)。
(8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可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用端口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