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年的学习,我有了许多收获:
(1)我认识了许多化学之最(用化学用语回答)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 ;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 ;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2)我知道了许多鉴别物质的方法。
①我会用 鉴别软水和硬水。;
②我会用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③我会用 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制品和羊毛制品。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时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A和B的饱和溶液
(3)t1℃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试管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3)电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有(写微粒名称);
(4)该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I.水是由组成的;II.。
现有干冰、甲烷、食盐和二氧化硫四种物质,请用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4)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将装置A和D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3)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编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试管中溶液的pH(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CO2
CO2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写出 1条)。
(5)某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73克10%的盐酸。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碳酸钾 (K2CO3) 和硝酸钾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100g水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30℃时K2CO3的溶解度为g/100g水。
(2)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4)要配制100g 10%的KNO3溶液,需要KNO3固体g。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下 列仪器中的。(填字母编号)
A.电子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5)60℃时500g饱和KNO3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60℃,可析出KNO3晶体g。
(6)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字母编号)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②中溶解的是K2CO3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