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OH)2

[分析与推理]:

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

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后。

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设计并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  (填化学式)沉淀。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  

3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请用氧气、氯化钠、甲烷、氧化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供给生物呼吸的是  . (2)用作燃料的是  

(3)用作干燥剂的是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下(BaSO4不溶于水)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100g。

第二步:反应前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346.6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300g

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2)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