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

②:NaHCO3+HCl=NaCl+H2O+CO2

某学生欲用黔西南州著名的万峰林风景区山上的石灰石和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2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C、D装置仪器接口顺序应选  

A.abcd          B.badc        C.dcba         D.cdab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接口字母序号)进入.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标志表示  

(2)请你谈谈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

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次序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a

10

10

回答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2)上表中,a的值为  ,实验③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  (填强”或“弱”)。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①  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钛(Ti)被誉为21世纪的“明星金属”,我国深海探测器“蛟龙”号的耐压球壳由钛合金制造,工业上生产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 800 ¯ Ti+4NaCl,现消耗46吨钠,可生产钛的质量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