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C.探究水的组成
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里加2~3 mL 蒸馏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①④③②⑤ | B.④⑤③①② | C.①③④②⑤ | D.④③⑤①② |
2012年11月,乐平市将举行撤县建市20周年庆典。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 B.气球升空 | C.彩旗飘扬 | D.歌声远扬 |
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生成水。关于此法制氧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②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③此法制氧气的优点主要是不需加热,且反应速率快
④此法制氧气并不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
A.水(H2O) | B.氮气(N2) | C.氨气 (NH3) | D.碳酸氢铵 (NH4HCO3) |
在完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后,胜涛同学总结了以下注意事项,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药品要堆积在试管底部;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铁架台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试管口的1/3~1/4处);④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⑤试管外壁要干燥;⑥加热时,先将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固定对准药品加热;⑦用排水法收集要等导管口有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收集;⑧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⑨盛氧气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正放。
A.只有①不对 | B.①③⑦不对 | C.③④不对 | D.全都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