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

A. 电解水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食盐和水 B.镁和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硝酸铵和水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水、氧气和一化合物R,在一定条件下在足够的氧气中
充分燃烧,最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2.3
20.0
0.3[来
0.5
反应后质量/g
0
15.2
4.7
Y


A.R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Y的值为2.7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生成CO2质量为4.7g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硫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一定没有硫酸铜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

20 ℃时,分别向盛有5mL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时,A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20℃时,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2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a”
D.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丙和丁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