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Z Y | B.X Y Z | C.Y Z X | D.Z Y X |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事实 |
解释 |
|
A |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B |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
C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D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
下图一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二 |
B.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
将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
A.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 |
B.隔绝了氧气 |
C.温度更低 |
D.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