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
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铁 + 硫酸—→硫酸亚铁 + 氢气 |
B.氧气 +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
C.氢气 + 氯气 氯化氢 |
| D.氧化钙 + 水——→ 氢氧化钙 |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
|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铁作导热材料 | B.用铜抽成丝作导线 |
| C.用氩气作灯泡保护气 | D.用薄铝片作铝箱 |
去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
|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颜色改变 | B.放热、发光 | C.有气体生成 | D.有新物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