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不加催化剂
C.通电使水分解
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和铝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读数 |
B.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2.6g CuO粉末 ②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12 ③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金刚石、石墨硬度不同和原子排列方式有关 ③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大 |
C.“化学与健康”的关系 |
D.区别化学物质 |
①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防治贫血 ②过量食用加碘食盐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①羊毛、棉纤维和腈纶通过灼烧方法区别 ②黄金和黄铜可以用稀盐酸或灼烧方法区别 ③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可以用无色酚酞区别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
C.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MnO2 |
KCl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O2气体 |
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