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混合物为 Z n M g ,m可能是0.2g
B. 若混合物为 Z n F e ,m等于0.2g
C. 若混合物为 Z n F e ,m等于0.1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 若混合物为 Z n M g ,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2 H 2 S + 3 O 2 = 点燃 2 S O 2 + 2 H 2 O 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

A. S O B. 只有 S C. 只有 O D. H S 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碱溶液的 p H 一定大于7,盐溶液的 p H 一定等于7
B. 向某溶液中滴入 B a C 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有 A g +
C. 区别 N H 4 C l K C l 粉末,可用分别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的方法.
D. N a 2 C O 3 俗称纯碱,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属于碱类

固体物质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S g
B. 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 t 3 ℃时, M 点表示甲,乙溶液均未达到饱和状态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 O = H 2 + O 2 B. 2 H 2 O = 通电 2 H 2 + O 2
C. H 2 O 2 = 2 H 2 + O 2 D. H 2 O = 通电 2 H 2 + 2 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