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 4═3Na 2SO 4+Cu 4(OH) 6SO 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   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

(2) 在化学反应中, 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 请另举一列   (写出反应物即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blob.png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做了以下准备:
(一)资料收集:① H 2 + C u O = C u + H 2 O C O + C u O = C u + C O 2 .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二)设计实验装置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
②装置C的目的是,装置D的作用是;
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
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
(2)(4分)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 "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化学式2Na2CO3·3 H2O2).常温下, 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
①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②为证明"鱼浮灵"供氧后所得溶液的主要成分,还应补充实验:.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亚硫酸钠 N a 2 S O 3 溶液、 N a 2 C O 3 溶液都能与中性的 C a C l 2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N a 2 S O 3 + 2 H C l = 2 N a C l + S O 2 + H 2 O .
C O 2 S O 2 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 O 2 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 N a O H N a 2 C O 3 N a 2 S O 3 N a C l 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 N a 2 S O 3 溶液和 N a 2 C O 3 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有现象,说明4号是 N a 2 C O 3 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C a C l 2 现象,说明5号是 N a 2 S O 3 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 N a O H 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 N a O H 溶液.

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H 2 C 2 O 4 = C O + C O 2 + H 2 O
于是他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用草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填"甲"、"乙"或"丙")装置;(2)装置C的作用是;
(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检验装置D中产生的气体,E装置中的液体应为;
(5)装置F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提出新问题: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还需补充的猜想:溶质是
【设计实验】请你为这三种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