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 .
(2)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 .
(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4)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A、B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否”)。
(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到的气体中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2),使用汞的优点有 。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
(3)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4)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
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1.重铬酸铵为桔黄色粉末,加热至180℃时可分解得到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
①仪器B的名称是 。
②利用上述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若用上述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根据已有知识,收集氮气只能用 法,理由是 。该小组欲进行镁在氮气中的燃烧实验,现收集一瓶含水约体积的氮气,该如何操作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有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必须清洗,以免污染整瓶试剂
C.除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外,可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E.用氢氧化钠固体或浓硫酸进行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F.量筒读数时,拿稳量筒,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向盛有10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g。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称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能量。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1)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如图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 。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② 。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 (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