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2)要使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
(3)在20℃时,将24g氯化钠固体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已知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这种氮的氧化物的化合物为。
“雷雨发庄稼”是有其科学依据的。雷电(放电)时,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落到大地,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性硝酸盐,为植物提供了氮肥。从氮气变成硝酸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个。
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化肥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在某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对电解水的微观探究。下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水分解的过程反映了哪些有关物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或结论?至少写出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