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
H +、SO 4 2 ﹣、K +、CO 3 2 ﹣ |
B. |
Mg 2+、Cl ﹣、OH ﹣、Na + |
| C. |
Fe 3+、SO 4 2 ﹣、H +、Cl ﹣ |
D. |
Na +、Ba 2+、NO 3 ﹣、SO 4 2 ﹣ |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 |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 |
| C.红磷熄灭后,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
| D.将红磷换成木炭会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 A.食堂周围饭菜飘香 |
| B.建筑工地尘土飞扬 |
| C.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 |
|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氧气的重要来源 |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 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分子数没有改变 |
| B.甲、乙、丙均属于化合物 |
|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
| B.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
| C.将锌粒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
| D.将锌粒、铁粉、铜片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