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 |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 1℃升温到t 2℃时都有晶体析出 |
| C. |
t 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
| D. |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C+2Mg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
| B.分解反应 |
| C.置换反应 |
| D.复分解反应 |
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
|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
|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下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
|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
|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
|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
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 A.K2CO3、FeCl3、KOH、ZnSO4 |
| B.NaCl、MgCl2、K2SO4、CuSO4 |
| C.NH4HCO3、Ba(OH)2、H2SO4、NaNO3 |
| D.K2CO3、Na2SO4、BaCl2、NaOH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
甲 |
乙 |
| ① |
H2SO4溶液 |
NaOH溶液 |
| ② |
HCl溶液 |
大理石 |
| ③ |
BaCl2溶液 |
Na2SO4溶液 |
| ④ |
H2SO4溶液 |
锌粒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