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  

(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  (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以为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只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金属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均衡营养与健康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和二氧化氮。
(2)环保问题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填字母序号)。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

(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汽油中添加乙醇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措施。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为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图一中看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2)小刚同学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反应。
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①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采用(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 C.电解 D.消毒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
(3)某同学进行以下实验:在甲乙烧杯中分别放入40g硝酸钾固体,
再分别加入100g冷水和热水,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
结果如图所示。

①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硝酸钾
的溶解度是g。
(4)已知:甲物质在2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0g和50g。下列有关甲物质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只有A是不饱和溶液 b.B和E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将E再升温至 40℃时,会析出20g固体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2)氯气(Cl2)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3)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从微粒角度解释)。
(4)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抹墙,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我们学习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填字母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仪器a的名称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③常温下碳化钙固体与水反应可以制得乙炔气体,已知乙炔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难溶于水。实验室欲制取乙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