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 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 2,则m 1 m 2(填>、=、<).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 (填序号)。
A.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量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 有关。
(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置换反应:2CuO+C2Cu+CO2↑
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2H2+O22H2O
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
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剩余固体质量(g) |
10.8 |
9.6 |
8.1 |
8.1 |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5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 且反应条件均不需要加热;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 ;
(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5,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 .
(4)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
(5)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 ;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 ,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