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1)已知,铁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2FeCl 3=3FeCl 2.如图1所示,将一段生锈的铁丝放入烧瓶中,打开K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关闭K,看到烧瓶中的固体完全消失,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烧瓶中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的组合是               (不一定填满).

(2)从含有大量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提取铜,同时获得氧化铁的工业流程如图2(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且部分产物未标出):

①操作1、操作2均为       

②写出物质A、产品F的化学式:A      ;F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随盐酸量的增加先后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Na 2CO 3+HCl=NaHCO 3+NaCl;②NaHCO 3+HCl=NaCl+H 2O+CO 2↑.取10.6g Na 2CO 3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理论上         (填"有"或"没有")CO 2气体产生.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10月5日,中国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 15H 22O 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②中,操作X的名称是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沉淀B的化学式是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完善,原因是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②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甲   乙( 填"大于""等于""小于")。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述示意图中共包括   种元素。

②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小型化工厂常以纯碱和大理石为主要原料,按以下工艺流程生产烧碱(NaOH)。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在步骤Ⅲ中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2)写出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步骤Ⅲ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