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1)已知,铁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2FeCl 3=3FeCl 2.如图1所示,将一段生锈的铁丝放入烧瓶中,打开K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关闭K,看到烧瓶中的固体完全消失,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烧瓶中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的组合是               (不一定填满).

(2)从含有大量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提取铜,同时获得氧化铁的工业流程如图2(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且部分产物未标出):

①操作1、操作2均为       

②写出物质A、产品F的化学式:A      ;F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已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随盐酸量的增加先后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Na 2CO 3+HCl=NaHCO 3+NaCl;②NaHCO 3+HCl=NaCl+H 2O+CO 2↑.取10.6g Na 2CO 3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理论上         (填"有"或"没有")CO 2气体产生.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绍兴市获得2015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被授予大禹鼎,“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还社会一个蓝天碧水,为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某化工厂流程会产生澄清废水,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g+、Cu2+、Cl、NO3,已知:白色的沉淀Fe(OH)2在空气中会迅速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

(1)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2)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除去该废水中原有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部分流程如图所示。操作I的名称是  ,单质A是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的纯净生石灰(CaO)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生石灰25克,将其露置于空气中。

②一段时间后,称量发现质量增加了4克。

③将变质的“生石灰”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后,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2.2克。

回答下列问题。

(1)变质的“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2)组成变质的“生石灰”各成分质量为多少?

(3)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故实验室中的生石灰应  保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