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
| B. |
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 |
| C.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D. |
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氮气 | B.氧气 | C.水蒸气 | D.二氧化碳 |
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误差的两点原因。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
|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
| D.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待区分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 A |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 |
分别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
| B |
CaCl2溶液和NaCl溶液 |
分别取少量溶液,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
| C |
酒精和水 |
闻气味 |
| D |
碳粉和氧化铜 |
分别取少量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