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不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粗盐提纯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
| A. | 称量 ![]() |
B. | 溶解 ![]() |
C. | 过滤 ![]() |
D. | 蒸发 ![]() |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常量元素是( )
| A. | 钙 | B. | 硒 | C. | 碘 | D. | 锌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 B.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
| C. | 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
| D. | 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
下表是
、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 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 63.9g |
| B. |
和 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范围内相交 |
| C. |
在60℃时, 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 D. |
在20℃时 和 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 |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的化学式是 | B. | 中的硫、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 |
| C. |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D. |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